GJB 5348-2004 国防科技工业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ID

15FCA3A1709D43C88021CFA200151F00

文件大小(MB)

1.05

页数:

1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哄和国国家军用标准,近 0150 GJB 5348-2004,国防科技工业校准规范编写规则,Rules for drafting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of defense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2004-09-01 发布2004—12—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布,GJB 5348-2004,前,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提出,本标准由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102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院、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晓梅、杨林劝、项道才、周苏闰、康 伟、周世峰、游志红,GJB 5348-2004,防科技工业校准规范编写规则,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防科技工业校准规范(以下简称“校准规范”)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管的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校准规范的编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鲍蝙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刑隙螭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维碎至存的掇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弟襄磁032军用标准文献分类法,籍薪;短:GJB/J 3756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皴' GJB 6000-2001标准编写规定,?丒 %,3总则,3.1 煽写的一般原则,砥、二二爨塞,奏洒踊融符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符合现行基础标准的有关要求,成与相关标准,” 的我朱要泵窃调一致,3.1.2 校准规范适用范围应按校准实际需要确定,力求完整,3.1.3 校准规范应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和实施的可行性。校准方法的确定要有理论根据.,应经过试验验,证,3J. 4校准规范中的计量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经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使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立京:3晏电 采用国际标准时,按GJB 6000-2001中4.7的规定,y售X'K层次分明、用词由叙皿楚,不致产生不同的如,3.2.2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并始终表达同一概念,3. 2.3所用物理量的名称与符号、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计量名词、术语以及缩略语、技术制图、图,形符号、尺寸和公差表述应符合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3.2.4公式、图样、表格、数据辱应与相关标准有关内容的表述协调一致,4结构,4.1校准施范的结构,校准规范的结构如下:,a)封面;,b)目次(需要时);,c)前言;,d)正文; ',e)附录(需要时);,“ f)参考文献(需要时). 、,4 2校准规范正文的内容、编排顺序和编排格式,a,d),e)o,g,h)o,GJB 5348-2004,4.2,1校准规范正文一般由九章构成,其内容及编排顺序如下?,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需要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需要时);,概述;,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的处理和复校时间间隔Q,4.2. 2校准规范正文的编排格式示例参见附录A,4,3层次,校准规范层次的编写按GJB 6000-2001中5.2的规定,5编写要求,5.1 封面,5.1.1 校准规范封面包含的内容按GJB 6000一如01中6.1的规定,5.1.2 校准规范的分类号按GJB 832的规定,注:校准规范的分类号在GJB 832-1990中规定为0150,5.L 3校准规范名称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校准的主题。一般以被校对象或被校参数命名,必要时也可,以测量设备命名.,5.2 目次,当校准规范的页数超过15页时(含15页),宜设置目次。 ,上,目次包含的内容及其顺序按GJB 6000-2001中6.2的规定。 -,5.3 前言 三一产,5.3.1 前言应简明扼要,且不应包含要求、图和表。前言包含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基本部分为必备,内容,& 3.2特定部分只能视情依次简要给出下列信息:,a)说明与对应的国际标准、导则、指南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写出对应的国际文件的编号及,文件名称的中文译名,并列出与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技术差异和所作的主要编辑性修改;,b)说明校准规范代替或废止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c)说明与校准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d)说明校准规范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e)说明校准规范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5 .3.3基本部分应依次给出下列信息:,“本校准规范由X X X X提出,本校准规范由XXXX归口,本校准规范起草单位:XXXXo,本校准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o,本校准规范所代替校准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5.4正文,5.4.1 范围,5.4.1.1 “范围”应作为校准规范正文的第1章。“范围”不应分条编写,应明确规定校港规范的主题,2,GJB 5348-2004,内容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主要说明校准规范适用的领域或对象,必要时可以写明其不适用的领域或对,象,5.4.1.2 “范围”的陈述应采用如下表述形式:,“本校准规范规定了XXXX(被校对象)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的处理和复校时间间隔.,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新制造(或新购置)、使用中、修理后的X XXX (测量范围或类型)X X X X (被,校对象)的校准。……参照执行,本校准规范不适用于……,5.4.……

……